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│武汉大学恩施临床学院 祝您健康!

设为首页  | 
加入收藏  | 
网站地图

健康

当前: 首页 > 健康 > 健康常识 > 正文

健康管理 健康常识 健康讲堂 院感公卫 中医养生

治疗脑血管疾病不用开刀

  • 2008-08-28
  • 佚名
  • 恩施州中心医院
  • 字体

  篇首语:
  科技发展到今天,“不用开刀就可以治疗脑血管疾病”已不再是神话,凭借神经介入技术就能实现。近年来,神经介入技术已蓬勃发展,在医学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。这种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的支持下,利用血管内操作的技术,以其微创性、手术时间短、成功率高、疗效肯定等特点,已成为诊断脑血管疾病的“金标准”,更是治疗脑血管疾病的首选方法。今天,本栏目特邀请恩施州显微及微创神经外科的创始人、州中心医院神经外科主任邓民强,为读者朋友们详细介绍神经介入技术的相关知识。
  嘉宾档案
  邓民强,副主任医师,医学硕士,州中心医院神经外科主任,湖北省“五四青年奖章”获得者,恩施显微及微创神经外科的创始人,开展颅底肿瘤、脑室内肿瘤、脊髓肿瘤、脑血管病等神经外科领域高风险、高难度显微外科手术,填补了一项又一项州内医学空白。
  (对话正文)
  主持人:想不到神经介入技术有这么神奇!
  邓主任:的确,神经介入手术是在数字减影机(简称DSA)导向下,使用穿刺针、导丝和导管等器械,经皮穿刺股动脉,将导丝和导管经股动脉、腹腔动脉、主动脉弓、锁骨下动脉、颈总动脉、颈内动脉、椎动脉等血管进入颅内血管,进行全脑血管造影,发现脑血管异常情况,再予以相应治疗。它具有创伤轻微、手术时间短、成功率高、疗效肯定、可重复性等特点,把以往不能治疗的疾病变得可治,难以治疗的疾病变得易治。尤其对缺血性和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和治疗,是传统检查(如CT)和药物治疗无法替代的,比传统的外科手术治疗具有微创的优越性。可以说,神经介入技术是诊断脑血管疾病的“金标准”,更是治疗脑血管疾病的首选方法。
  主持人:神经介入技术包括哪些新技术、新疗法:
  邓主任: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种:①全脑血管造影术:该技术能检测出CT、MRI(核磁共振)未能检出的血管病变,如血栓形成的部位、血管闭塞的部位、血管狭窄的部位和长度、脑动脉瘤、脑动静脉畸形等,为介入治疗提供准确依据;②急性脑梗塞的超早期介入溶栓术:该技术可以使脑梗塞患者闭塞的血管短期内再通,避免了以往脑梗塞患者经住院治疗仍有可能死亡或失语、偏瘫的不良后果,且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大大缩短;该技术要求患者发病后6小时内到达医院就诊,越早越好;③血管内支架成形术:颅内外血管狭窄是造成长期头晕头痛、脑梗塞的重要危险因素及原因,支架辅助的血管成形术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不适症状,大大降低脑梗塞的发生率;④颅内动脉瘤栓塞术:动脉瘤被称为“人体内不定时的炸弹”,是一种死亡率、致残率极高的疾病。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中约有75-80%是由于动脉瘤破裂出血造成的。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成为治疗这一疾病的新方法,取代了传统的开颅手术。
  主持人:介入脑血管造影是诊断脑血管性疾病的黄金标准,患者应该在哪些情况下必须做造影检查?
  邓主任:一般来讲,一旦临床怀疑有脑血管方面的疾病就要考虑做造影检查,而以下疾病则是必须做的: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,这是动脉瘤破裂的后果,由于有再次破裂的危险,现在均主张积极早期造影检查及早治疗,消除再出血的危险;排除了高血压脑出血的颅内自发性脑内血肿,尤其是儿童及青壮年的非外伤脑内出血,这些出血的根本原因是脑血管动静脉畸形,和动脉瘤一样,它也有反复出血的可能,所以也应早期造影早期手术治疗;搏动性突眼,一种颅脑外伤后的特殊并发症。并发于颅底骨折伤及颈内动脉,也有因海绵窦段颈内动脉壁软弱或因该处动脉瘤破裂所致。会引起眼球突出,出现海绵窦与眶上裂综合征,眼球活动受限,球结膜充血,久之视力减退甚至失明。脑血管造影可显示出海绵窦动静脉瘘,神经介入技术是治疗此病的唯一方法;反复发作的脑短暂性脑缺血性发作,这是最终发生脑梗塞的前兆,应该积极造影检查,了解狭窄脑血管部位,及时给与处理。
  主持人: 谢谢邓主任。神经介入技术让治疗脑血管性疾病不用开刀的梦想变成现实。如果您还有不清楚的地方,可致电0718-8290710(州中心医院神经外科)随时咨询。